现在位置 >> 首页 >> 瞬间影楼 >> 游山玩水 >> 陈家祠
陈家祠
已阅读:6053

    陈家祠,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
  因祠堂落成后,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故又称陈氏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间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艺术建筑在文物部门的保护管理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国内外人士观摩鉴赏。
    石湾脊饰使用的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 褐、白五色。脊饰的制作方法以贴塑为主,人物塑造着 重在轮廓线和动态上下功夫,线条简练粗犷,以适合从下往上观看的大效果,并巧妙地把亭台楼阁和动物、花 鸟、瓜果等各种造型穿插动用,使屋脊显得绚丽多采, 衬托出建筑物的高大堂皇。
  西檐墙上正中一幅是取材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义士晁盖、昊用、林冲等众多英雄好汉汇集在聚义厅 的宏大场面。左右两幅分别为“梧桐杏柳凤凰群图”和 “松雀图”。画幅两旁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还有清代乾隆年间文学家、书法家王文治, 乾嘉年间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的七言绝句诗。这些诗文的雕刻,刀法刚劲有力,流畅自如,充分表达出书法的韵味,这大都是砖雕大师黄南山的杰作。
    陈氏书院共有十一条陶塑脊饰,分别装设在三进三路九座厅堂屋脊上。首进大厅屋顶采用悬空山墙分隔为三间,突出屋脊的鲜明华彩。每条脊饰题材各异,有的以一组戏曲人物为主题,配以其他内容;有的用十多组内容组合,将传统戏曲中有代表性的场景,以夸张概括的表现手法,用连景形式接成连环画般的连续故事。在众多的脊饰中,以中进聚贤堂上的脊饰规模最大,制作也最为精美。这条脊饰总长27米、高2.9米,连同灰塑基座总高4.26米,全脊塑造224个人物。内容有“群仙祝寿”、“加官进爵”、“八仙贺寿”、“和合二仙”、 “麻姑献酒”、“麒麟送子”、“虬髯客与李靖”、 “雅集图”等;还有用玉堂寿带鸟和牡丹组成图案,表 示荣华富贵之意;还有的用各种缠枝瓜果图形表示“瓜瓞连绵”,寓意子孙昌盛,连绵不断。这些题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和人们的愿望。此外,石湾脊饰的兽吻, 塑造的是飞翔在云天的鳌鱼形,突破了传统的做法,鳌鱼的两根长须伸向晴空,显得气势非凡,使屋顶轮廓线更为优美。这种表现形式,与民间流传兽吻为防火避灾的用意一致,同时迎合了人们祈望子孙后代独占鳌头、 高官显贵的心里。

2008.3.10.

 

 

满壁珍奇辉映南天丽日,一堂翰墨汤沐盛世春风。

    砖雕也是陈家祠的特色。东檐墙上正中一幅是取材历史故事“刘庆伏狼驹”, 全图雕有40多个人物,刻划出北宋时刘庆降伏西夏送来 一匹名叫“狼驹”的烈马的生动场面,人物形象生动, 神态各异。左右两幅为“百鸟图”、“五伦全图”。五 伦即五常,后来人们以凤凰、仙鹤、鸳鸯、鹁鸽和黄莺 五种禽鸟代表五伦。每幅画两旁还雕有不同书体的的诗 文。有明代广东新会学者陈献章(白沙)的七言绝句诗 两首:“植竹为垣土作台,野桥分路到溪回。江门若比瞿塘水,何处游人肯上来。”“青山依旧锁溪台,前度游人去不回。赖是山人无诉,有人真本买山来”。还有唐代诗人杜牧和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的七言绝句诗。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门前有开阔的广场,设有前、后、东、西四院,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

    陈家祠之所以文革期间未被破坏,据说是因为当时这里是一个小加工厂,专门生产毛主席像章。

    陈氏书院大门上彩绘高达4米的巨幅门神, 是运用勾线重彩技法描绘,突出守门将军威武镇邪的神采。门上还装饰一对直径60厘米,每只重60公斤, 莲瓣边饰,缠枝牡丹纹样的铜铺首, 更增添了门神的庄严肃穆。这样巨大而精细的铺首,在广东的民间建筑中实为仅有。

    门神是古代民间传说中能御凶防邪、看守门户之神。传说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太宗皇帝患病,夜梦鬼魅缠身,整夜不能安寝。幸得秦琼(红面者)和尉迟恭(黑面者)两员大将护卫宫门,鬼魅畏惧大将的威武气势,不敢再犯,太宗病渐愈。为常保平安,太宗令画师把两员大将的真容绘于宫门左右,降魔镇邪。从此鬼怪全消,宫中太平。此事传开,民间仿效,流传至今。

 

 

 

    陈氏书院月台望柱头的雕饰别具一格。台阶两旁的望柱头雕刻成狮子形状,其他望柱头自雕刻成一盘盘的菠萝、仙桃及佛手等形状,既富有南国风情的装饰美,又寄予陈氏子孙终年以岭南佳果供奉祖先的虔诚敬意。此设计巧妙完美,寓意深刻,体现了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独特风格。

 

    铁铸通花栏板。陈氏书院的铁铸通花栏板吸收了西方庭院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月台上的铁铸通花栏板分为四组,内容分别为“麒麟凤凰送玉书”、“龙戏珠”、“三羊启泰”、“金玉满堂”。这些铁铸通花栏板色调凝重、构图精美、寓意深刻,在广东传统建筑中极为少见。

    建筑的顶部是著名的石湾陶塑脊饰。清代在南海、番禺、顺德和香港、 澳门等地的祠堂庙宇或富家豪宅中,正脊上大都用石湾烧制的陶塑脊饰。早期生产的脊饰,多用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随着石湾陶塑的发展,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逐渐转变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人物脊饰。这种石湾特有的陶塑脊饰,后来又由广东人带往广西、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把自已家乡的传统文化传往异地异国,这正是乡土情怀的自然表现。

    广东陈氏溯源
    舜,名重华,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五帝之一。
    周朝,武王封舜的后裔胡公满于陈国,于是该氏族以国号“陈”为姓,并在河南颖川不断生息发展。以后,陈氏分支传至广东,开支散叶。
    寻祖溯源,陈氏远祖为舜帝,始祖为胡公满,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
    上图为陈家祠祭祖龛原貌。

    端砚。端溪“石趣砚”,长2.17米,宽1.1米,厚23公分,重约1.5吨。石材产自广东端溪沙埔。
    作者利用天然砚石,因材施艺,因石构图。以平整的石面做砚堂,绿色的石眼点缀其中,褐色石皮镶裹砚边。砚池顶部采用镂空、浅刻、高浮雕等技法,刻画了一幅“砚趣图”。在蔓藤缠绕的古松树下,几位文人雅士以砚会友,赏砚为乐,构图朴拙而富于情趣。该砚由高级工艺师刘演良及李祖彬等六位艺人于1991年设计制作。

    端砚●《古祠流芳》
    此砚材取自端州的坑仔岩,由肇庆著名雕刻大师刘演良雕制。砚作随型构图,巧用深刀、浅刀、细刻、线刻等技法因材施艺。充分利用砚石天然的形体起伏和石皮的色彩,略为加工构成虚实起伏的峰峦山壑,在山峦浮云间精雕了“古祠流芳—陈家祠”、“镇海楼”、“六榕塔”、“五仙观”、“中山纪念堂”等羊城名胜古迹。右下方平坦为砚堂,砚堂色泽纯净,光滑细润,有鱼脑冻、天青、火捺、翡翠点等名贵石品;左方中部的山间天湖为砚池;砚边不加修饰,自然成趣。整方端砚构图疏朗,清新自然,山水刻工生动流畅,建筑雕刻纤细刚健。

 

 

 

 

 

 

2008/3/27
上一篇: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 下一篇 :锦绣中华
网友评论:共(1)条
来自:123  的网友:123 798641346@qq.com  发表于:2008/9/25 20:26:11

好吧..................


为您服务  友情连接  开心聊天  给我留言  关于本站
Copyright©2003-2022 www.llx.cn All Rights Resrved
Email:llx@llx.cn QQ:171292983